首页 > 大学 > 专业库 > 正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介绍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什么

专业代码 090203授予学位 农学学士修业年限 四年

专业介绍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作为多学科综合和交叉性学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在2001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建设学科,其主要任务是解决我国对水土资源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所提出的关键理论与技术问题,在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安全和水土资源开发与保护等方面有着宽广的研究和应用领域。

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水土保持工程学、地质地貌学、普通植物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林学。主要课程:水土保持工程学、水土保持规划、地质地貌学、普通植物学、森林生态学、林业生态工程学、土壤学、树木学、土壤侵蚀原理、林业生态工程学、工程力学、土壤侵蚀水动力学、水文与水资源学、测量学、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规划、小型水利工程学、农田水利学等。

实践教学

包括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25--30周。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生态学、森林及草场培育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规划、设计、施工及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生态学、森林及草场培育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监测、防治及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生物学、林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3.掌握水土保持、防沙、治沙的规划设计方法和监测、评价技术;4.具有应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基本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管理的基本技能;5.熟悉我国林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6.了解国内外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防治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有关国际公约。

- 正文结束 -
与“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相关内容
与“农学”相关内容
大家都在看